践行新课标 夯实基本功 赋能新成长||安宁中学嵩华学校2025年秋季学期青年教师汇报课
发布:吴波 日期:2025-10-28 来浏览量:10
分享

“求木之长者,必固其根本;欲流之远者,必浚其泉源”。青年教师正是学校发展的“根本”与“泉源”,是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力量。为此,学校启动青年教师“雏鹰计划”系列教研活动,旨在以课堂为主阵地,以新课标为指南,通过扎实的课堂研讨,助力青年教师夯实教学根基、提升专业素养、增强育人使命感。

展示现风采  课堂焕新颜

语文学科

语文组四位老师聚焦学段需求,以创新情境赋能课堂。以学生为中心,让学习有趣高效。陈小涛老师借 AI 创设 “中华少年美德故事会”,以“文化传承+能力落地”为核心,聚焦文言文教学;张香荷老师以 “狗熊岭拼音探险记”为串联,将单韵母教学融入探险,助力学生沉浸式闯关学知识;李雨娜老师围绕 “发朋友圈记牛肚奇遇” 融合多类知识,凸显学生主体地位,让学习有趣又有意义;邢玉娇老师凭 “彩虹心愿馆” ,以多样化的任务促进学生感悟与学习。

1.jpg

数学学科

数学课堂以鲜活情境为抓手,引导学生自主探究,联结数学与生活;同时培养学科思维,借层次化活动助学生建构知识、提升能力。李晨老师探寻身份证编码的规则和意义,让学生充分感受编码与生活的联系;阮熙雯老师巧用三步法解题,让学生亲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;阮仕波老师通过知识链的构建联结生活实例与数学概念;句涛老师利用多样化的活动帮学生理解加法意义,课堂高效且贴合认知。

7.jpg

英语学科

在英语课堂中,以明确的主题统领,用多元活动串联知识与实践,重视语言能力的综合培养;同时突出学生主体,借任务驱动与分层设计促进认知深化、知识应用。高硕老师围绕成长主题帮助学生学习词汇句型、增强自我认知;方维老师以农场设计项目,用分层框架与 AI 可视化,结合互评落实项目式学习。

10.jpg

化学学科

化学课堂孙老师用视频导入、互动游戏等方式,将抽象离子概念形象化,激发兴趣促探究。课堂讲练结合、层层递进,引导学生建知识体系,设计清晰、活动丰富,有效破重难点,助学生理解离子知识,提升微观想象与科学思维,达成知识内化与能力发展目标。

11.jpg

历史

历史课上何老师以学生为中心,紧扣史料实证、历史解释、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,采用任务驱动教学,引导学生通过史事梳理、史料分析等增强历史思维。教学环节层层递进,揭示革命复杂性与意义,最终借孙中山革命精神,激发学生历史责任感与爱国情怀,实现思维能力与价值情怀统一。

12.jpg

地理

《地球的公转》一课秉持 “生活化、探究式” 理念,杨老师从四季更替、昼夜长短变化切入,借手电筒演示、公转动画破抽象难点。通过问题驱动、小组讨论、自主学习,融案例联实际,让学生掌握公转知识,理清四季成因,还提升地理能力、深化人地协调观,课堂参与度与兴趣显著提高。

美术

美术课堂深度融合技术与学科目标,金老师借AI交互模拟“看不懂地图”的困境,引导学生在讨论中自主掌握导游图要素,打破传统“教技法”模式,助力直观对比,拓宽创作思路,通过“小组合作+角色体验”,实现“科技助艺术、美育传文化”的目标。

14.jpg

在体育课堂中张老师始终以新课标新教材为依据,立足核心素养,跨学科融合:渗透国防、消防安全与爱国教育。以“九三阅兵”导入,设置“消防员一日训练”的情景,经跑操、学30米跑技能等环节,提升学生运动能力,培养吃苦担当、团结协作精神,筑牢安全意识。

音乐

音乐课堂中李老师通过巧妙的设计,将“聆听”作为认知起点,摒弃传统讲授,用任务驱动学生自主梳理知识、探究问题,通过多感官情景,让学生在模仿声响、学唱中感受彝家山寨氛围,同时融入火把节舞蹈,深化文化体验。

评课话成长  共研教学路

汇报课落幕,各备课组迅速开启评课研讨。老师们聚焦新课标落地细节,既肯定青年教师在课堂互动、重难点突破上的巧思,也针对教学节奏把控、学情反馈时效等提出中肯建议。思维碰撞间,不仅为青年教师指明精进方向,更凝聚起团队共研教学、深耕课堂的合力,让每一次评课都成为赋能成长的坚实台阶。

18.jpg

这一堂堂精彩的汇报课,既是青年教师在“雏鹰计划”中交出的生动答卷,也见证了他们在践行新课标道路上的扎实成长。从对课堂节奏的精准把控,到教学环节的创新设计,我们看到的是理念的落地,是基本功的锤炼,更是为每一个学生的新成长所积蓄的温暖力量。期待青年教师以此次课堂研讨为新的起点,在“雏鹰计划”的持续赋能下,继续以研促教、以课砺能,步履不停,深耕不辍。愿你们在教育征途上持续绽放精彩,为学生的成长注入不竭动力,真正实现从“站稳讲台”到“闪耀讲台”的美丽腾飞!




图/金思倩 杨丹  文/各授课教师  编辑/金思倩  审核/王学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