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思”无止境 “研”续成长||安宁中学嵩华学校承办云南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教研
发布:王伟权 日期:2024-11-20 来浏览量:316
分享

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,推动教学方式转变,总结和推广优秀教学经验,充分发挥名师、名课的示范效应,促使名师资源得到更大范围共享。2024年11月15日,云南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“以学为主”主题教研活动在安宁中学嵩华学校成功举办,全省各州市通过线上远程直播同步参与本次活动。

在本次活动中,安宁中学嵩华学校呈现了一堂“以学为主”的课堂教学范例,展示校外项目式研学活动成果,分享了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方面的经验。本次活动得到了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规划办秘书处副主任、云南省劳动教育及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研员刘炜老师的充分肯定,为全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贡献积极力量。

活动育人    课堂示范

《体验农耕 爱粮节粮》

体验农耕1_副本.jpg

民以食为天、食以耕为本、耕以育为魂。为进一步弘扬农耕文化,让青少年养成健康饮食、节粮爱粮的良好习惯,安宁中学嵩华学校五(4)班成果小队,在蔡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以《体验农耕 爱粮节粮》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。活动实施中,学生开展认识粮食、了解粮食的生长及管理、体验种植与收获等活动,体验了劳动的艰辛,认识到爱粮节粮的重要性。

体验农耕  (6)_副本.jpg

在吴倩老师指导下,学生通查阅资料、访谈、调研的方法,了解身边粮食浪费的情况,通过发放节粮倡议书、千人节粮承诺签名等活动,号召全体师生节粮爱粮,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。

特色研学    实践升华

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

昆钢研学 (12)_副本.jpg

为全面了解昆钢自创立以来的发展历程,增强钢铁强国理念,启发学生不畏艰苦,努力奋斗的精神。学校王伟权、肖燕、蔡艳琼、吴倩四位老师带领学生代表前往昆钢开展《铁是怎样炼成的》主题研学实践活动,探秘钢铁工业的奥秘。同学们在国家工业遗址核心区域,了解昆钢在云南工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历史变迁。在昆钢新区的安全体感中心,通过先进的模拟技术和互动设备,探寻钢铁生产的安全规范、操作流程以及应急处理办法。在炼铁厂和轧钢厂,师生们观摩了铁矿石熔化成铁水,铁水变成钢材的全过程。让同学们对钢铁生产的各个环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。活动尾声,师生分享了研学感悟与收获。大家纷纷表示此次研学不仅学到工业知识,更体会到钢铁工人的奋斗精神。这次研学不仅是一次知识与技能的探索,更是一次工业精神的传承。


典型经验    物化提升

《润德启智 崇真尚美——安宁中学嵩华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》

安宁中学副校长、安宁中学嵩华学校执行校长张辉介绍到,学校在传承安宁中学“综合实践活动”课程的基础上,结合学校特色,构建以“润德启智、崇真尚美”为目标的“12369+X润启实践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,形成从小学至初中的贯通式优质成长链。该课程落实五育并举,强调学生的真实体验,编纂优秀成果集、建设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基地,课程的开设促进了学校爱润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,为构建爱润教育品牌增添动力。

经验分享 (3)_副本.jpg

王伟权老师详细介绍“12369+X润启实践”课程体系,该课程体系以“润德启智、崇真尚美”为课程总目标,精心打造“真美课堂”,以“综合实践活动”为载体,通过“项目式”学习的方式,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课程理念,极大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,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

专家点评      彰显特色

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规划办秘书处副主任、云南省劳动教育及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研员刘炜老师,对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给予充分高度肯定。他认为,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既注重学生个体自主能动性的调动,又关注与地方特色文化的深度融合,尤其是“12369+X润启实践”课程体系以及学科课程基地的建设,在全省具有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。

专家点评_副本.png


安宁中学嵩华学校在安宁中学教育集团的引领下,进一步深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索与实践,优化课程结构,丰富课程内容,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,以贴近时代需求和学生兴趣为导向,为学生提供更广阔、更深入的实践平台。




图/ 肖燕    文/编辑  刘其鑫    审核/ 王学勇